Q2:近年來,支持金融科技發展的行業政策不斷出臺,體現出監管層鼓勵券商在金融科技領域加大創新力度的意圖。各家券商都在持續加大在金融科技方面的投入,國元證券的金融科技投入情況如何?
A2:國元證券2019年的投入是1.57億元,2020年投入則達到2.1億元,增速超過30%,這些數據都可以在中證協發布的官方報告中看到。公司的數字化轉型規劃中,在金融科技投入方面有統籌的考慮,就是在整個“十四五”期間,每年的IT投入增加不低于25%。
Q3:國元證券在進一步拓展和強化新興科技在金融業務場景中滲透的范圍和深度方面有哪些案例?
A3:作為一家證券公司,自有行業的特點。目前我們比較注重的是云計算、大數據和人工智能等技術的應用。國元證券已經建立私有化云平臺,提供統一的云計算和存儲服務;基于大數據技術,建立了數字倉庫,為公司和客戶提供統一、規范的數據服務等。在智能系統建設方面,集成了像人臉識別、活體檢驗、ASR、TTS、證件識別等當前主流的人工智能應用。現在公司的網上開戶、柜臺業務等系統已經能夠提供統一的人工智能接口應用。同時,我們在系統運維場景中,基于RPA的技術實現了智能化的運維,大幅提升了運維效率。下一步,公司會加大在云計算、大數據、人工智能方面的投入,并把RPA的技術在業務場景中進一步深化。
Q4:2021年,作為《金融科技(FinTech)發展規劃(2019-2021年)》的收官之年,以及“十四五”規劃的開局之年,證券業在以新興技術驅動轉型、創新道路上會面臨怎樣的機遇與挑戰?
A4:當前,資本市場改革措施密集出臺,創業板、新三板改革提速,多層次資本市場體系逐步完善,券商面臨著前所未有的機遇。另一方面,隨著金融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逐步深入,將會重塑資本市場格局。參考2013年至2018年的統計數據,從營收和凈利潤結構來看,行業“馬太效應”越發明顯,大型券商擁有更多優勢。不過,這一態勢在2019年出現了一些偏離,行業迎來拐點,金融科技的發展正重塑行業格局,甚至改變了整個行業生態。我們分析認為隨著金融科技規?;瘧煤蛿底只D型開啟,這為中小券商提供了彎道超車的途徑和手段,有可能減緩或者調整馬太效應。
Q5:券商發力金融科技求“新”若渴,明顯加大了對金融科技崗位人才的招聘力度。請問,國元證券的金融科技人才隊伍規模如何?
A5:國元證券目前持續加大人才引進力度,提升科技和復合型人才比例,信息科技人才隊伍建設步伐明顯加快,人員規模也得到顯著變化——金融科技部目前有40多名員工,還有60人左右的外包技術人員;信息技術部也擁有技術類員工50多人。在公司“十四五”規劃中,對金融科技人才數量有著明確的量化要求,就是到十四五末我們金融科技隊伍要達到200人,外包工作人員達到300人的規模,形成一支更有戰斗、創新力的科技團隊。這是我們未來整個5年金融科技人才的規劃。
Q6:為了確保公司金融科技戰略的實施,國元證券制定了怎樣的人才隊伍建設戰略或人才培養計劃?
A6:直到2020年年中,國元證券還只有一個信息技術總部,下轄三個部門,主要負責技術保障、系統運維和系統開發。為了順應行業發展,在公司2020年年中會議上,我本人做了關于金融科技發展促進券商有效突破的發言,隨后,公司決定對組織架構進行了調整。今年,公司成立了金融科技部和信息技術部,主要負責系統軟件的研發、大數據、數據管理以及金融科技技術的引入。同時,還負責行業市場上技術應用的跟蹤、研究。我們公司一直比較重視科技人才的培養,也制定過相關人才培養的計劃并取得了一定成效——通過培訓和考取資格認證的方式培養了2位Oracle認證大師(OCM)、1位Cisco認證互聯網絡專家(CCIE),還有10余人取得了各類高級職業資格認證。但是,券商的金融科技相較于互聯網公司來說起步略晚,而在努力創新的同時,要滿足監管的要求、考慮合規風險,一大困難是具備技術、業務創新能力、懂得監管合規知識及金融知識的復合型人才儲備較少。所以,我作為首席信息官,很希望能有專業的培訓機構做這方面的工作。
Q7:國元證券是最早組織員工集體參加學習的金融機構,在報名之前,您的助理于申先生曾到CGFT管理辦公室參訪考察,他表示首次了解到CGFT認證項目是由您推薦的。請問,特許全球金融科技師CGFT認證項目哪些特點吸引了您并打動了公司決策層?
A7:去年6月,我了解到特許全球金融科技師CGFT認證項目推出,感覺這是一個能夠全面促進公司金融科技人才培養和轉化的契機;首先,上海交大高金擁有雄厚的師資力量和學術地位,CGFT課程內容緊扣行業培訓需求,授課老師都是行業公認的知名專家。這個對已經走上工作崗位的員工持續學習有比較強的吸引力和促進作用,大家也可以接觸到不少新知識和新的金融科技應用場景。其次,我覺得CGFT認證項目擁有比較實用的知識體系。大家可能都知道,不管是在券商還是在其他金融機構,培養金融科技人才或者培養業務和技術的核心人才的需求是很迫切的。我們需要懂科技,又懂業務的復合型人才,來發掘新的商業模式和業務場景發,更好的構思解決方案,從而成為促進技術與業務融合的橋梁。所以在于申拜訪CGFT項目管理辦公室并做了深入了解后,我們就開始積極倡導和組織大家自愿報名參加學習。可以說,組織集體學習的主要目的是提升員工知識水平、個人能力,增強公司的人才儲備。同時,也使公司技術團隊的復合能力通過專業化培訓,向一流的水平靠近。客觀講,CGFT認證項目推出順應了國家對金融科技發展戰略的需求。通過參加CGFT課程學習,大家都取得了一定的收獲和成果。
Q8:感謝周總對CGFT認證項目的認可,在今年第一次全國統一考試中,國元證券所有參加學習和考試的同學全部通過,取得100%通過的佳績,請您分享一下貴公司在組織員工集體學習方面的經驗。
A8:取得100%通過的佳績,可能與證券行業人才招聘門檻比較高,人員素質較高相關,國元證券參加CGFT認證考試的員工都擁有985、211學校碩士學位。而且,我們在公司內部,對特許全球金融科技師CGFT認證項目進行了廣泛的宣傳和推薦,大家參加學習的積極性都很高。另外,我們的員工比較年輕,大部分入職大兩三年,他們的學習能力比較強。所以總體來講,取得全體通過的成績,主要是因為員工自身努力,集體學習的形式也形成了良好的學習氛圍,比、學、趕、幫、超,這是一種無形的動力。所以,一次考試就全部通過,我也感到很欣慰,很高興。
Q9:目前,國元證券已經有超過20名特許全球金融科技師CGFT一級持證人,他們會對公司金融科技發展產生怎么樣的影響?
A9:科技驅動、價值創造。充分發揮科技驅動作用,將創新貫穿國元證券數字化轉型工作始終,為戰略服務、為業務賦能,提升國元證券經營管理水平和客戶服務能力。上海高金金融研究院推出的特許全球金融科技師CGFT認證項目,精選了會計、金融以及機器學習、大數據、區塊鏈、Python等科技相關科目,通過課程對知識點進行有條理的專門梳理,相對來說系統性比較強。員工通過集體學習、考取CGFT認證證書,掌握必要的理論與應用知識,對國元證券金融科技人才能力提升有較大的促進作用。另外,通過集體學習金融、科技理論知識和應用場景案例,也開拓了團隊視野,培養了他們應用金融科技技術創新思維。本次參加學習的同事均來自一線,我想,培養并提升他們的綜合能力,對今后執行具體工作、參與金融科技項目開發、建設、落地,一定會起到積極的作用。
Q10:近日,國元證券也啟動了金融科技等相關崗位的招聘工作,我們想了解的是,未來特許全球金融科技師CGFT認證證書是否會成為國元證券招聘相關人才的依據或人才能力衡量標準?
A10:金融科技領域實際上非常需要一套人才評估的標準或體系,所以我們看到特許全球金融科技師CGFT這樣的認證后非常地關注。CGFT認證項目擁有上海高金金融研究院這樣的平臺,擁有上海交通大學上海高級金融學院的學術指導,雖然推出時間尚短,但我們希望這個項目能夠逐漸發展壯大起來,成長為不僅在國內,甚至能夠在國際金融領域都具備影響力的認證項目和品牌。這可能會是一個長期的過程,要做大量的工作來讓大家充分認可或者共同建設這個體系,這其中的參與這可能不光是主辦方高金,也應該有銀行、證券、保險、信托等金融機構共同參與建設,所以我們也抱著一個非常積極的態度參與進來。所以,對于CGFT認證項目來說,要提升項目自身的發展質量、完備程度和品牌認知度。如果能得到行業內普遍的認可的話,它一定會成為金融機構人才招聘的優選條件。我了解到特許全球金融科技師CGFT認證一共有三個級別,現在僅有第一個級別是不夠的,所以CGFT品牌還需要培育,提高金融行業內的認知和認可。如果CGFT品牌能夠在全行業,乃至全國范圍內被廣泛認可的話,一定能夠成為金融機構招聘金融科技中高端人才時的優選依據。屆時,不光是國元證券,可能會有更多的金融機構把特許全球金融科技師CGFT證書作為人才招聘的必選項。
金融科技除了受到各類金融機構的青睞外,也受到各個著力發展金融業的地區和城市的重視,金融科技戰略逐步上升至戰略高度。自2019年中國人民銀行印發《金融科技(FinTech) 發展規劃(2019-2021年)》以來,多地政府亦開始推動金融科技本行政區域內的發展與應用,以求鞏固或促進本地金融行業的發展優勢,這對中國內地一些致力于創建國際金融中心或區域性金融中心的城市有較大的借鑒意義。